標準地址下載:
GBT 2423.4-2008 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Db: 交變濕熱(12h+12h循環).pdf
可關注韋斯的公眾號,了解更多的相關內容!
《GB/T 2423.4—2008》是中國國家標準中關于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的重要部分,等同于國際標準IEC 60068-2-30:2005。該標準主要用于模擬產品在高溫、高濕交替變化的環境下的耐受能力,特別是交變濕熱(12小時高溫高濕 + 12小時降溫高濕) 的循環試驗。該試驗旨在檢驗產品在潮濕、溫度變化頻繁的環境中是否仍能正常工作,適用于產品的研發、質量控制和可靠性驗證。
該標準適用于各類電工電子產品或元件,用于評估其在高溫高濕交替環境下使用、運輸或貯存的適應性。尤其適用于可能表面凝露的產品。如果產品帶包裝進行運輸或貯存,試驗時應連同包裝一同進行。
?? 注意:對于體積小、質量輕的產品,可能難以在表面形成凝露,建議考慮使用其他試驗方法,如GB/T 2423.34—2005(溫度/濕度組合循環試驗)。
溫度范圍:能在25℃±3K與規定高溫(如40℃或55℃)之間循環。
濕度控制:能維持相對濕度在90%~100%之間,部分階段要求≥95%。
均勻性:箱內各點溫濕度應均勻,溫差不超過1K。
水質要求:加濕用水電阻率不低于500 Ω·m。
防凝露設計:冷凝水不得滴落在樣品上。
對樣品進行外觀、電氣和機械性能的初步檢測。
將樣品置于25℃±3K環境中,直至溫度穩定,相對濕度升至≥95%。
升溫階段:3小時內升至高溫(40℃或55℃),濕度≥95%;
高溫高濕保持:保持12小時,濕度在93%±3%;
降溫階段(兩種方法可選):
方法1:嚴格控溫控濕,濕度≥95%(除最初15分鐘≥90%);
方法2:容差較大,濕度≥80%;
低溫高濕保持:溫度回到25℃±3K,濕度≥95%,直至24小時結束。
根據產品規范選擇,常見有2、6、12、21、56次循環。
試驗結束后,樣品需在標準大氣條件或受控恢復條件下進行恢復:
受控恢復:1小時內濕度降至(75±2%),再1小時內溫度調至實驗室溫度±1K;
恢復時間:一般為1~2小時,熱容量大的樣品可延長;
除濕措施:必要時需采取特殊措施去除表面濕氣。
試驗箱需符合GB/T 2424.6—2006的性能要求;
箱內不應有熱輻射影響樣品;
安裝架應為低導熱材料,避免熱傳導影響試驗結果;
冷凝水應能及時排出且不重復使用。
中間檢測:若需在試驗過程中檢測性能,應明確規定檢測階段,不得隨意取出樣品;
最終檢測:恢復結束后30分鐘內完成所有測量,優先測量對濕度敏感的參數;
樣品放置:樣品不應影響箱內溫濕度分布;
方法選擇:方法1適用于易凝露的空心樣品,方法2適用于大多數其他樣品。
交變濕熱試驗是評估電工電子產品在潮濕環境下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通過模擬真實環境中的溫濕度變化,制造商可以提前發現設計或材料上的缺陷,提升產品質量和壽命。遵循GB/T 2423.4—2008標準,不僅能保證試驗的科學性和可比性,也是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保障。
如果想要進一步了解試驗的詳細步驟或設備選型建議,建議查閱標準原文或咨詢專業檢測機構。
方案咨詢/業務洽談,請聯系:
電話/微信:1333583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