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23.19-2013 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Kc接觸點和連接件的二氧化硫試驗.pdf
可關注韋斯的公眾號,了解更多的相關內容!
《GB/T 2423.19—2013》是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環境試驗標準之一,等同采用國際標準IEC 60068-2-42:2003。該標準全稱為《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Kc:接觸點和連接件的二氧化硫試驗》,主要用于評估二氧化硫污染大氣對電子設備接觸點和連接件的腐蝕影響,是一種加速腐蝕試驗方法,適用于對比研究,但不適用于預測實際工業大氣中的長期腐蝕行為。
本試驗主要適用于:
評估金屬或金屬鍍層的接觸點與連接件在含二氧化硫大氣中的性能變化;
不適用于銀及某些鋁合金材料;
檢驗無焊料連接件的牢固性與有效性;
通過測量接觸電阻的變化來判斷連接件的腐蝕程度。
二氧化硫濃度:25×10?? ± 5×10??(體積比);
溫度:25℃ ± 2℃;
相對濕度:(75 ± 5)%。
氣候模擬系統:包括試驗箱、氣體混合與輸送裝置;
氣體濃度監測裝置;
氣體洗滌瓶:用于處理排出的SO?氣體;
氣體流量計、抽氣泵、計量泵等。
試驗箱需具備氣體循環能力,每小時換氣3~5次,確保氣體均勻分布。
試驗結束后,樣品需在標準恢復條件下放置1至2小時,方可進行最終檢測。若檢測未完成,最長可延長至24小時,但需在報告中說明。
按IEC 60512-2-1:2002標準測量接觸電阻;
可結合機械試驗(如沖擊、振動)進行。
樣品擺放應互不接觸、遮蔽,避免阻擋氣體流通;
接觸點可根據規范斷開或閉合;
試驗樣品通常不帶電負載;
試驗持續時間通常為4天、10天或21天。
在恢復后進行接觸電阻測量;
可進行外觀檢查,判斷腐蝕程度。
試驗箱及附件材料不得吸收或與SO?反應;
氣體流速控制在20 m/h~60 m/h,或緩慢攪拌使氣體分布均勻;
箱內不得出現凝露;
光照度控制在50 lx~300 lx,避免陽光直射;
廢氣不得直接排入實驗室,需經處理后方可排放。
試驗前樣品一般不進行清洗,除非另有規定;
試驗過程中需定期監測SO?濃度、溫濕度;
接觸點在試驗中應避免人為干擾;
試驗結果不能直接等同于實際使用環境下的腐蝕行為,需結合其他環境試驗綜合評估。
方案咨詢/業務洽談,請聯系:
電話/微信:1333583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