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 60068-2-17:1994 Basic environmental testing procedures - Part 2:Tests - Test Q:Sealing.pdf
可關注韋斯的公眾號,了解更多的相關內容!
IEC 60068-2-17 是國際電工委員會發布的一項基礎環境試驗標準,專門用于評估電子電工產品、組件或設備的密封性能。該標準首次發布于 1978 年,當前版本為 1994 年發布的第四版,取代了之前的版本及其修訂件。
標準中包含多種密封測試方法,如氣泡測試、氣體泄漏測試、液體滲透測試、質譜儀示蹤氣體測試等,適用于不同類型和精度要求的密封性檢測。
該標準適用于以下類型的產品或部件:
帶有密封結構的產品(如密封軸、襯套、墊圈);
充氣或充液的密閉容器(如電容器、傳感器外殼);
需防水、防塵的電子設備外殼;
高密封要求的軍用、航空、汽車電子組件。
測試方法可根據泄漏率的不同分為:
粗泄漏(> 1 Pa·cm3/s):如 Qa、Qc、Qd、Qf、Ql 測試;
細泄漏(< 1 Pa·cm3/s):如 Qk、Qm、Qy 測試。
測試方法 | 檢測對象 | 常用儀器設備 |
---|---|---|
Qa | 軸、襯套、墊圈密封性 | 加壓測試室、液體槽、氣泡收集器 |
Qc | 容器氣體泄漏 | 真空室、液體浴槽、觀察裝置 |
Qd | 容器液體滲漏 | 恒溫恒濕試驗箱 |
Qk | 氦氣質譜檢漏 | 質譜儀、氦氣加壓艙、真空系統 |
Qm | 示蹤氣體(如 SF?)檢漏 | 氣體探測器、累積罩、探頭 |
Qy | 壓力上升法檢漏 | 真空泵、壓力傳感器、測試腔體 |
在部分測試(如 Qf 浸沒測試、Ql 壓力罐測試)后,需對試樣進行恢復處理,常見要求包括:
用室溫空氣吹干外部表面;
在標準大氣條件下放置指定時間(如 3±1 分鐘);
若使用液體清洗,需在規范中明確清洗劑類型和干燥方式。
預處理:清潔試樣表面,避免污染物干擾。
加壓/抽真空:將試樣浸入液體中,在真空或加壓條件下觀察氣泡。
觀察判斷:
連續氣泡流;
單個大氣泡持續增長;
多于兩個大氣泡出現。
記錄結果:若出現上述情況,判定為泄漏不合格。
預處理:清潔并烘干試樣,避免氦氣吸附。
氦氣加壓:將試樣置于含氦氣的加壓艙中一段時間。
回收與檢測:取出后迅速轉移至質譜儀檢測艙,測量逸出的氦氣量。
計算泄漏率:通過公式轉換為等效標準泄漏率。
精度要求:壓力表、真空泵、溫度控制器等需定期校準。
環境控制:測試液體溫度需穩定在 15°C–35°C,溫差不超過 5°C。
安全防護:特別是使用氟碳化合物等液體時,應在通風良好處操作。
自動化推薦:如 Qy 測試推薦使用自動控制系統以提高重復性和準確性。
虛擬泄漏:某些材料會緩慢釋放吸附氣體,造成“假泄漏”現象,需通過對比或延長觀察時間區分。
試樣體積影響:小體積試樣檢測時間短,大體積試樣需更長時間穩定。
標準與實際的差異:理論計算基于理想氣體和完美漏道,實際應用中需考慮材料、結構、溫度等因素。
與 IEC 529(IP 防護等級)的關系:本標準側重“密封性”,而 IEC 529 側重“防護等級”,兩者可互補使用。
方案咨詢/業務洽談,請聯系:
電話/微信:13335830295